3月18日,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,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,研究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,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。這是在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、境外疫情擴散蔓延新形勢下,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。我們要切實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,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。
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。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下,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,我國的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。在我們正逐步把工作重心轉向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下,境外疫情快速擴散蔓延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,給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。因此,要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,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,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、總體戰、阻擊戰,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。
努力把境外輸入減小到最低程度。我國防疫實踐證明,“外防輸入、內防擴散”是關鍵。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增加,減少境外輸入已經成為決戰決勝的關鍵環節。要清醒看到國內外疫情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,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,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。落實外防輸入重點任務,依法依規實施源頭管控,著力減少病例輸入,完善數據共享、信息通報和入境人員核查機制,航空運輸、口岸檢疫、目的地送達、社區防控要形成閉環,對于已經入境人員堅決隔離觀察、嚴防擴散。加強對境外我國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導和支持,做好各項工作,積極引導就地防護、自我防護,減少交叉感染,確保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,同世界衛生組織緊密合作;加強全球疫情變化分析預測,完善應對輸入性風險的防控策略和政策舉措;加強同有關國家在疫情防控上的交流合作,完善同有關國家的防控策略協調機制;加強防控和救治經驗分享,推動聯合科研攻關,積極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。
繼續做好重點地區疫情防控工作。湖北和武漢醫療救治、社區防控和后續工作任務依然艱巨繁重,其他地區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疫情反彈風險依然存在。繼續加強醫療救治,將重癥患者向高水平定點醫院集中,努力提高治愈率、降低病亡率。要完善社區防控措施,有序擴展無疫社區居民活動空間。加強聯系對接,做好“點對點、一站式”輸送返崗、外地滯留在鄂人員返鄉等工作。加強人文關懷,組織開展心理疏導,穩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,防范化解社會矛盾。突出抓好北京等其他重點地區疫情防控,優化防控策略,落實防控舉措,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。
加快建立相應的經濟社會秩序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。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,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,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,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。以省域為單元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,低風險地區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,中風險地區要做好精準防控,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。提高復工復產效率,圍繞解決企業用工、資金、原材料供應等需求,有針對性地精準施策,打通“堵點”、補上“斷點”。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,兼顧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,在落實防疫措施前提下為商務人員往來提供便利。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,創新招商引資、展會服務模式,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,努力做好穩外資穩外貿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