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閱讀
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等數字技術,在疫情監測分析、病毒溯源、防控治、資源調配等方面發揮支撐作用,做到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治療,使疫情防控關口前移,在實現疫情精準防控的同時提升社會運行效率。
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等數字技術,在疫情監測分析、病毒溯源、防控治、資源調配等方面發揮支撐作用,做到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治療,使疫情防控關口前移,在實現疫情精準防控的同時提升社會運行效率。按照內防擴散、外防輸出的防控戰略要求,探索整合數字資源,不斷提升大數據治理能力,在保護公民信息安全的同時,實現大數據治理統一指揮、多元實施、精準防控、快速反應。
統一指揮分級防控。運用大數據建立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平臺,實現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開展大數據精準防控,指導各級黨委政府準確分析把握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,制定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。各省市縣根據相應的防控策略,結合大數據分析、研判和預警,精準防控。社區網格員逐條排查重點人員信息,充實系統數據,實時更新,實現記錄精準、反饋及時。將信息進行整合分析,形成重點突出的防疫作戰圖,為決策聯防聯控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。
多元主體協同治理。大數據精準防控需要多元主體參與,協同完成大數據治理工作。各級政府利用大數據,精準掌握疫區信息,統籌部署防控工作。衛健委利用醫療監控疫情系統歸集、匯總,對每日診療情況直報,同時收集醫院、藥店、診所等關鍵信息。電商終端為人們提供應用通訊、社交、地圖、電商等各種功能,利于開展大數據篩查,在追蹤病例或疑似病例,或暴露于疫區、途經疫區,以及與已確診病例有可能同時出現在某公共場所或接觸(間接或直接接觸)的人員列入相應的篩查名單。對社交平臺發布的言論、信息進行關聯分析,排查相關人員是否有潛在的發病或病毒攜帶的可能。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數據,如電力數據等,也可以為社區的疫情排查提供數據支撐。在協同治理中,從大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,進行專業的處理技術,數據收集、清洗、抓取、建模,確定每個模型所需的數據資源、關鍵特征、衡量標準等,確保模型能夠迅速投入實戰。通過大數據協同治理,提升疫情防控的整體效能。
精準防控快速反應。隨著各地疫情防控風險等級調整,防控模式正在從封閉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轉變。應廣泛推行電子健康碼,在人口密集的場所強制使用,配合測溫,能夠在發現疑似病例時迅速排查其行動軌跡,提高防控精準度和篩查效率,形成精準防控快速反應的工作機制。利用大數據進行動態分析,打通線上線下,實時調整健康碼綠、黃、紅顏色,快速反應,形成疫情防控的實時工作閉環。推動各地健康碼實現互通互認,高效管控人員流動。通過健康碼刻畫行動軌跡,根據防控形勢變化,及時調整防控策略,確保生產、防疫兩不誤,有序推進復工復產,有力促進群眾生產生活恢復正?;?。
依法保障信息安全。政府部門在有效利用大數據,做到更科學地決策、更全面地排查追溯,從而做到疫情精準防控的同時,也需要做到個人隱私保護。要依法依規收集個人信息、整合數據資源,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工作機制,制定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。完善隱私保護機制,做到數據不動程序動、數據可用不可見,使個人隱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。針對從事攻擊、侵入、干擾、破壞等危害信息安全的活動,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。